·海阔中文网主页 >> 古代诗词 >> 诗经·国风·召南




海阔中文网网站整理编校

 

(共计30页)上一页 下一页

 
 
 
 
 
 

国风·召南

召:音绍。召南,周代诸侯国名之一,今陕西省岐山县一带。此章为先秦时代召南地方民歌,共十四篇。
 
    
  ● 鹊巢

  维鹊有巢,维鸠居之。
  之子于归,百两御之。

  维鹊有巢,维鸠方之。
  之子于归,百两将之。

  维鹊有巢,维鸠盈之。
  之子于归,百两成之。
    【注释】

  借喻于鹊筑巢而鸠居之,写一贵族女子出嫁时的奢侈豪华。
  维:发语词。 鹊:喜鹊。 有巢:比兴男子已造家室。 鸠:鳲鸠,即布谷鸟。传说斑鸠不筑巢,以他鸟所筑之巢居之。此诗之喻,喻在幽默风趣。言男子建好新家,女子嫁而居之。 于归:女子归嫁于人。 两:同辆。 御:驾驶车马,驾御。此引申为载迎。百两御之:即用百两大车迎娶她。 方:占居。《毛诗正义》:“方,有之也。” 将(音江):送。 盈:满。 成:成礼,完备婚礼。
 
  ● 采蘩

  于以采蘩,于沼于沚。
  于以用之,公侯之事。

  于以采蘩,于涧之中。
  于以用之,公侯之宫。

  被之僮僮,夙夜在公。
  被之祁祁,薄言还归。
    【注释】

  写女子采蘩参加贵族祭祀。
  于以:疑问词,往哪儿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“于以,犹言“往以”也。” 蘩[fán]:水草名,白蒿,根茎可食。古时用于祭祀,或作酿酒添料。 沼:沼泽。 沚[zhǐ]:水中沙洲。 涧:通指有溪水垂落的夹谷。 被[pī]:音皮,古代妇女发式。又《毛诗正义》:“被,首饰也。”又曰同“髲”。《礼记》:“主妇髲髢。” 僮僮[tóng]:首饰盛貌,一说高而蓬松。 公:此指公祭之事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公,事也。 祁祁[qí]:众多貌,一说舒迟貌。 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言,我也。祭事毕,夫人释祭服而去髲髢,其威仪祁祁然而安舒,无罢倦之失。我还归者,自庙反其燕寝。
 
  ● 草虫

  喓喓草虫,趯趯阜螽;
  未见君子,忧心忡忡。
  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降。

  陟彼南山,言采其蕨。
  未见君子,忧心惙惙。
  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说。

  陟彼南山,言采其薇。
  未见君子,我心伤悲。
  亦既见止,亦既觏止,我心则夷。
    【注释】

  喓[yāo]:象声词,此作虫鸣。 草虫:一种能鸣叫的蝗虫。 趯[tì 或 yuè]:跳跃的样子。《字汇》:“音剔,跳貌。又音药,与‘躍(跃)’同”。《正字通》注:“音药,跳貌。读如躍(跃)。”《正字通》认为“旧注改音‘剔’”,没有道理。〖按〗躍(跃),旧音读 yào,按今音读 yuè。 阜螽[fù zhōng]:即一种蝗虫。《草本疏》云:“今人谓蝗子为螽。” 止:本同“之”,或认为语气助词。〖按〗:“之”,于甲骨文、钟鼎文、大小篆中,其字形多如“止”,故后人讹传之。 觏[gòu]:遇见。 降[xiáng]:服,归。《正字通》:“音洪,《诗·召南》亦既觏止,我心则降。”又《唐韻正》:“古音洪。”〖按〗今人读 xiáng 即可,无可沿用古音。 南山:周南山也。 蕨:野菜名。 惙[chuò]:忧,愁苦貌。 说[yuè]:通“悦”,高兴。 薇:山菜,又名巢菜,可食。 夷:平,平静。
 
  ● 采蘋

  于以采蘋,南涧之滨。
  于以采藻,于彼行潦。

  于以盛之,维筐及筥。
  于以湘之,维錡及釜。

  于以奠之,宗室牖下。
  谁其尸之,有齐季女。
    【注释】

  于以:在此。犹言“于何”,在何处。 蘋[pín]:水草名,多年生水生蕨类植物,可食,可入药。 藻:杉叶藻科,为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,可食。《毛诗正义》:音早,水菜也。 行潦:沟中水流。潦[lǎo],音老。《毛诗正义》:“行潦,流潦也。” 盛:音成,盛装。 筥[]:圆形的竹筐。 湘:烹煮供祭祀用的牛羊等。 錡[]:有支脚的烹煮器具。《毛诗正义》:其绮反,三足釜也, 釜:亦烹煮器具,类如今日的锅,或陶制,或金属制。 尸:主持祭祀之事。 宗室:宗庙,祠堂。 牖[yǒu]:窗户。 奠:放置。《毛诗正义》:奠,置也。 尸:主祭人,即尸祝。《毛传》:“尸,主。齐,敬。季,少也。” 齐[zhāi]:繁体作齊,“齋(斋)”之略笔。 季女:即少女。
 
  ● 甘棠

  蔽芾甘棠,勿翦勿伐,召伯所茇。

  蔽芾甘棠,勿翦勿败,召伯所憩。

  蔽芾甘棠,勿翦勿拜,召伯所说。
    【注释】

  甘棠:杜梨,枝干高大,常植于社前。《草木疏》云:“今棠黎。”郭璞曰:“今之杜梨。” 蔽芾[fèi]:于此意为稚小,尚未长成的。芾音费,小树枝叶。《毛传》:蔽芾,小貌。 召:音绍。召伯,当时一位大人。《正义》曰:“《燕世家》云召伯奭与周同姓,是姬姓,名奭也。皇甫谧以为文王庶子,未知何所据也。” 茇[]:草舍,居住之处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茇,草舍也。召伯听男女之讼,不重烦劳百姓,止舍小棠之下而听断焉。国人被其德,说其化,思其人,敬其树。 败:毁坏。今音读bài,古音读bì。 憩[],憩息,歇息。 拜[bài]:由曲拜会意为“屈也、折也”,见《正字通》释拜:“唐·施士丐曰:拜,言如人身之拜,小低屈也。上言勿翦,终言勿拜,明召伯渐远,人思不忘也。《毛传》:拜,犹伐,非。”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均例注《诗·召南·甘棠》:“拜,音秘[]。”〖按〗称“拜”音秘[],或是古音,可遵可不遵,如当今戏曲中保留的一些古音或南音,例如“说[xuē 音薛]”“六[lòu或lù 音漏或路]”“个[guò 音过]”“主[jǔ 音举]”“喊[xiǎn 音显]”等等。另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“拜之言拔也。”不足取。 说[shuì]:歇息之舍。《毛传》曰:“说,舍也。”
 
  ● 行露

  厌浥行露,岂不夙夜?谓行多露。

  谁谓雀无角?何以穿我屋?
  谁谓女无家?何以速我狱?
  虽速我狱,室家不足!

  谁谓鼠无牙?何以穿我墉?
  谁谓女无家?何以速我讼?
  虽速我讼,亦不女从!
    【注释】

  写一女子反抗权贵逼婚的情景。
  行露:道路上的露水。行[xíng]:古音衡,《中原雅音》音刑,于此诗中谓道路。因“行”即趋走于路,故又引申为“道路”。 厌浥[yè yì]:湿漉漉的意思。《毛传》:厌浥,湿意也。《毛诗正义》:厌,於叶反,又於立反,又於占反。因而可读 。或另有古音,不必拘泥。《毛诗正义》:“浥,本又作“挹”,同於及反,又於胁反。” 岂不:何不,怎不。 夙夜:晨昏,早晚。此句或谓日夜兼程之意,喻赶时间应召而至。 谓:道是,说是。说某事之因由。此句谓天时不济。 谁谓:谁说。 雀:鸟雀。 穿我屋:谓洞穿我屋之墙。古时南方屋室之墙,多以土夯筑之。此句言鸟雀洞穿屋宇之墙非用角而用喙,如鼠穿墙不用牙而用爪。 女:汝,你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“女,汝。强暴之男,变异也。” 无家:未成家,未有妻室。 速:召,召唤。例:不速之客。《玉篇》:“速,召也。” 狱[]:牢,牢狱。此或谓被拘束之地,比之以牢狱。 室家:名动词,纳为家室。言欲以此手段强迫将我纳为家室。 不足:做不到、达不到。〖按〗以“不足”牵强附会于彩礼不足之说者,实腐儒辈抱守经典教条不自拔也。 墉[yōng]:音庸,高墙。 讼:原指公庭讼争、诉告,于此或指逼问、问审。 亦:也。 女从:依从你。即“从汝”倒装句。 〖按〗诗中“谁谓雀无角”“谁谓鼠无牙”二句,或影射权贵逼婚时的强暴手段。
 
  ● 羔羊

  羔羊之皮,素丝五紽。
  退食自公,委蛇委蛇。

  羔羊之革,素丝五緎。
  委蛇委蛇,自公退食。

  羔羊之革,素丝五总。
  委蛇委蛇,退食自公。
    【注释】

  此诗是褒是贬,各得其意。唯过于牵强附会者,尤不达意。
  素丝:尚未染色的白丝。 紽[tuó]:五丝为一紽。《类篇》:紽,丝数也。此句言五根素丝并为一紽,指缝合。 退食:一说退而就食,一说食就而退。 自:从。 公:《毛传》“公门也。” 委蛇:喻曲缓而行,悠然自得。 緎[]:缝,代指缝合。此句言五根素丝并为一股作缝合。 总[zǒng]:一总,即一绺。此句言五根素丝并为一总,犹指缝合。 〖按〗素丝五紽,素丝五緎,素丝五总,均言以五根素丝并为一绺作缝合。此诗三章皆同一意思,只是以不同字词组合,亦当时为诗之体段与趣味。
 
  ● 殷其雷

  殷其雷,在南山之阳。
  何斯违斯,莫敢或遑?
  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

  殷其雷,在南山之侧。
  何斯违斯,莫敢遑息?
  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

  殷其雷,在南山之下。
  何斯违斯,莫或遑处?
  振振君子,归哉归哉!
    【注释】

  雷声殷殷之中,或曰盼君子归家,或曰感叹君子归去,诗意各有领会,莫拘泥于一家之辞。
  殷:轰鸣声,雷声。多叠字而用。 雷:原古字作“靁”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“雷,以喻号令於南山之阳,又喻其在外也。召南大夫以王命施号令於四方,犹雷殷殷然发声於山之阳。”腐儒穿凿附会,杜撰如此。 南山之阳:山南谓阳,山北谓阴。 斯:此,这样,这里。“何斯违斯”,可理解为:何必就这样急着离开此地?一说前“斯”指君子,后“斯”指此地。 违,去,离去。 或:有。 遑:闲暇,空闲。 振振:有精神、有气勢的样子。另作美盛貌,又后人会意为仁厚貌,如《毛诗正义》:“信厚也。”皆穿凿其意。 归哉:意为“归来吧”,或意为“归去了”。
  〖按〗《毛诗》序曰:“《殷其雷》,劝以义也。召南之大夫远行从政,不遑宁处。其室家能闵其勤劳,劝以义也。”姚际恒在《诗经通论》中批评了《诗序》的偏颇:“按诗‘归哉归哉’,是望其归之辞,绝不见有‘劝以义’之意。”崔述的《读风偶识》也称:“今玩其词意,但有思夫之情,绝不见所谓‘劝义’者何在。据毛传与郑笺,前一“斯”字指君子,后一“斯”字指此地。朱熹承袭此说,释为:“何此君子独去此而不敢少暇乎?”(《诗集传》)而严粲释云:“言殷然之雷声,在彼南山之南。何为此时速去此所乎?”(《诗缉》)
 
  ● 摽有梅
 
  摽有梅,其实七兮。
  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

  摽有梅,其实三兮。
  求我庶士,迨其今兮。

  摽有梅,顷筐塈之。
  求我庶士,迨其吉兮。

  摽有梅,其实三兮。
  求我庶士,迨其谓之。
    【注释】

  摽[piǎo 或 pīao]:落也。于此句中作谓语,前置于“有梅”。“摽有梅”应属于主谓倒装句。〖按〗针对此诗中“摽”字读音,《字汇》及《正字通》均标为:婢小切,音殍[piǎo]。又批交切,音飘[piāo]。 有:于此句中强调当下存在。 梅:《韩诗》作“楳”,《说文》“楳亦梅字”。 实:梅树上的果实。 七:此指树上余下的果实还有七成,下句“三”即表示三成。 迨[dài]:待。趁。此诗中,意应为待。 庶士:或指有学识的男子,或指小官吏。“庶士”二字,于此诗中不可分开解释。 顷筐:斜口的竹筐。 塈[]:《正字通》音忌,取也。又息也。 谓:表白,说也。指媒妁联姻。
 
  ● 小星

  嚖彼小星,三五在东。
  肃肃宵征,夙夜在公。寔命不同!

  嚖彼小星,维参与昴。
  肃肃宵征,抱衾与裯。寔命不犹!
    【注释】

  嘒[hùi]:微貌,同“嚖”,《广韵》作暳。 三五:谓三星、五星。〖按〗以夜行所见星辰入诗,应景而已,不必向天文星宿学问穿凿太深。 肃肃:寂寞、冷清貌,另作严谨、严肃貌,当为前者。 征:远行。宵征:或谓夜间出差远行,或谓军队夜间出征,当为前者。 夙夜:日夜。 在公:为公事、国事。夙夜在公,言为公事日夜兼程。〖按〗《韩诗外传》引“曾子仕于莒”以说《诗》,谓“家贫亲老,不择官而仕”,引《诗》曰:“夙夜在公,实命不同。” 寔[shí]:“实”异体。 命:命运。 抱[pāo]:于此音义同抛,拋掷、丢弃。《正字通》:“或谓‘抛’古通用‘抱’,‘抱’与‘抛’同。” 衾:被褥。 裯:裯[chóu]:床帐。 “肃肃宵征,抱衾与裯”句,意为:冷冷清清地夜间跋涉,抛弃了被褥床帐的温暖,实为命运不如人。 犹:如,比同。《廣韻》:“似也。” 〖按〗从诗中有“抱衾与裯”一句看,应是官差之人夜间远行之感。
 
  ● 江有汜

  江有汜,之子归,不我以。
  不我以,其后也悔。

  江有渚,之子归,不我与。
  不我与,其后也处。

  江有沱,之子归,不我过。
  不我过,其啸也歌。
    【注释】

  有解读者谓此诗写被抛弃的随嫁婢妾(即“媵”)之怨,但编注者解不出来。郊外见“之子归”,且“不我过”,实乃未同居一处者,何来“媵”之说?”
  汜[]:支流重新汇合于主流的河水。此诗中“汜”“渚”“沱”均指江水分流处,以所处之景为诗引。〖按〗有解释为:“江有汜”指“汜江”,“江有沱”指“沱江”。那么,“江有渚”是否指“渚江”?谬之大也!罗织词义相近的字作复咏,是诗经作品特点,无须穿凿附会于字义上的差别而杜撰复杂情节。 之子:合为代词,或指男子,或指女子。 归:归去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“妇人谓嫁曰归。”〖按〗言归者,未必皆谓嫁也。 以:《字汇》用也,与也。 与[]:《字汇》《正字通》音预,参与其事也。 处:词义不明。《字汇》注曰:居也,止也,制也,息也,定也。 过:路过,过访。不我过,即“不过我”,意为不从我这里经过。 其啸也歌:啸,呼叫之声,此或谓号哭之声。歌,为歌也,此谓以哭为歌也。
 
  ● 野有死麕

  野有死麕,白茅包之。
  有女怀春,吉士诱之。

  林有朴樕,野有死鹿;
  白茅纯束,有女如玉。

  舒而脱脱兮,无感我帨兮,无使尨也吠。
    【注释】

  野外有位青春少女正在用白茅包裹着猎物獐鹿,有个美男子过来逗引她。女子说:“斯文一些,别动我的佩巾,别让我的狗咬你。”活灵活现的一幕。
  麕[jūn]:獐子。此指獐鹿。《毛诗正义》笺云:麕,本亦作“麏”,又作“麇”,俱伦反。麏,兽名也。《草木疏》云:“麏,獐也,青州人谓之麏。” 白茅:亦作“白茆”,多年生草本,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,故名。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或佐以酿酒。 怀春:怀有情思。 吉士:男子之美称。 诱:逗引。此或谓追求之意。 朴樕[]:未长成的小树。 纯束:捆扎,包裹。 舒:舒缓。 脱脱[tuì]:与娧同。《集韵》:娧娧,舒迟貌。〖按〗此句或劝男子斯文一些,不要着急乱来。 感[hàn]:同“撼”,动也。 帨[shuì]:佩巾。 尨[máng]:多毛的狗。 吠:狗的叫声。 〖按〗言男子对女子动手动脚,女子有狗相随,故吠而护主。
 
  ● 何彼襛矣

  何彼襛矣,唐棣之华。
  曷不肃雝?王姬之车。

  何彼襛矣,华如桃李。
  平王之孙,齐侯之子。

  其钓维何?维丝伊缗。
  齐侯之子,平王之孙。
    【注释】

  诗言王姬下嫁于诸侯时的出行场面。《毛诗正义》:“王姬,武王女。姬,周姓也。”
  何彼:即“彼何其……”。 襛[[nóng 或 róng]:同“穠(秾)”,茂密貌,美盛貌。《韩诗》作“茙”。茙音戎,《说文》云:“襛,衣厚貌。”〖按〗见下附《正字通》释襛。 唐棣[táng dì]:又作棠棣、常棣。郭璞云:“今白栘也,似白杨,江东呼夫栘。” 华:古同花。 曷[]:何。 雍[yōng]:同雝。《正字通》:“和也”。肃雍:《乐记》云:“肃肃,敬也。雍雍,和也。”《毛传》:“肃,敬。雍,和。” 平王之孙,齐侯之子:《毛传》平,正也。武王女,文王孙,适齐侯之子。 “其钓维何”句:《正义》曰:“其钓鱼之法维何以为乎?维以丝为绳,则是善钓。以兴其娶妻之法,亦何以为之乎?维以礼为之,则是善娶。” 维何:靠什么? 伊:作连接词。  缗:纶也。《礼记》云“王言如丝,其出如纶。”

  附《正字通》释襛:

  《说文》衣厚貌,引诗“何彼襛矣”。按:召南“何彼”句,连下“唐棣之华”起,义当从“禾”,不当训“衣厚”。穠(秾),茂密貌,指唐棣之华而言,以“衣厚”为襛本训,则又不当引“何彼襛矣”句。朱传丰氏本皆作“穠(秾)”,韩诗作“茙”,“茙”“襛”音义同。长笺谓今诗误从“禾”作“穠(秾)”,以“穠(秾)”为俗,“襛”为正,非也。《诗世本古义》云:“据《春秋》,王姬以冬归齐,衣厚之时也,故即其所见为咏。”盖泥“衣厚”二字,牵引《春秋》以就,《说文》非正义也。或读若“農(农)”,义同。
 
  ● 驺虞

  彼茁者葭,壹发五豝,于嗟乎驺虞!

  彼茁者蓬,壹发五豵,于嗟乎驺虞!
    【注释】

  驺虞[zōu yú] :古代传说中的义兽,不食生物。按《毛诗正义》释义,比喻射猎者有仁义之心。 茁[zhuó]:强盛貌。 葭[jiā]:又称“蒹葭[jiān jiā]”,多指未结絮穗的芦苇,又泛称芦苇。 壹发:发一矢也。诗中说,临对五豝仅发一箭射之。《毛诗正义》:“国君於此草生之时出田猎,壹发矢而射五豝。兽五豝唯壹发者,不忍尽杀。仁心如是,故于嗟乎叹之,叹国君仁心如驺虞。驺虞,义兽,不食生物,有仁心,国君亦有仁心,故比之。” 豝[]:母猪。 于嗟乎:感叹词。于[],通“吁”。 蓬[péng]:蓬草。〖按〗诗中“葭”“蓬”,统作为草而言,并非两处情景。 豵[zhòng]:此亦指母猪。《尔雅·释兽》“豕生三,豵。注:猪生子常多,故别其少者之名。”〖按〗诗中“豝”“豵”均指母猪,且为同一场景中之物,无非作者叠换近义词而作复咏之用。故而,解读时勿穿凿词义稍别而拘泥不跋。
 

(共计30页)上一页 下一页
 

 

海阔中文网网站
Personal Website. Created by .Copyright ©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