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代诗人袁枚
海阔中文网网站整理
袁枚(1716—1797),字子才,号“简斋”“仓山居士”,晚年号“随园老人”。祖籍浙江慈溪,生于浙江钱塘(今杭州)。袁枚自幼聪慧,十二岁时即考中秀才。乾隆四年(1739)中进士,曾为翰林院庶吉士。后外放,曾任溧水、江浦、江宁等地知县。由于个性散放,厌烦官场勾心斗角、尔虞我诈,故仅出仕十七年,而优游五十年。
袁枚是清代著名诗人、文学评论家,也是一位颇有贤名的县令。其任沭阳知县时,正值所谓“乾隆盛世”,而民间所见却是万户萧疏、悍吏横行。一个沭阳县,竟有“饥口三十万,饿毙者不计其数”。面对“路有饿殍、哀鸿四野”,其感慨道:“百死犹可忍,饿死苦不速。野狗衔髅髑,骨瘦亦无肉。自恨作父母,不愿生耳目。”并对那些不顾人民生死的贪官污吏,予以无情的揭露与挞伐:“苛政猛于虎,悍吏虐于蝗。”他坚持的为官理念是:“纾国更纾民,终为百姓福”。因此到任不久,便开仓赈灾,减免赋税。同时率民治水,采取多种抗灾措施,修筑有名的六塘子堰,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,较快地取得了成效。他还严厉管束家属、下属、衙役,不准扰民害民。在讼狱处理上,据史载,他“为政,终日坐堂”,凡“吏民百事,有小讼狱立判无稽留”,大案也从速结案。由于治理有方,社会秩序较前稳定许多。他平素与耕夫、蚕妇、工匠、商贩、书生皆有交往,不但关心农事百业,还跻身市场,“关心米价问江东”,心系民生。在封建时代,由于阶级局限性,袁枚能做到如此,已是难能可贵,百姓皆称其为“大好官”。由于为人正直,厌恶官场倾轧,40岁时便辞官不做,定居江宁(今南京市),住小仓山下,建随园。乾隆十年,他离任沭阳时,百姓夹道送行,攀车饯酒,洒泪话别。乾隆五十三年(1788年),73岁的袁枚,受沭阳知名人士吕峄亭的邀请,又来沭阳作客;沭阳各界,一部分人曾趋前三十里迎接。袁枚面对如此拥戴他的民众,写下了情意真挚的《重到沭阳图记》。他在这篇短文中深有感受地说:“视民如家,官居而不能忘其地者,则其地之人,亦不能忘之也。”官爱民,民爱官,此真不失为一方父母官的范例。
袁枚一生不废吟咏,现存诗歌七千余首,不仅数量多,而且多有可传咏佳作。袁枚与赵翼、蒋士铨并称“乾隆三大家”,在当时诗坛颇具影响。袁枚为文又自成一家,与纪晓岚齐名,时称“南袁北纪”。
他在诗歌创作上,继明代“公安派”“竟陵派”而持“性灵说”。《随园诗话》及《补遗》《续诗品》是他诗论的主要著作。与公安派相比较,袁枚的“性灵说”更有反道学、反传统的特点,指出诗并非说教的手段,而要抒写性灵。他把“性灵”和“学识”结合起来,以性情、天分和学习为创作基本,以真、新、活为创作的追求。他并不一概地反对诗歌形式的声律藻饰、骈丽用典等讲究,只要求从属于表现性灵。他认为:“诗者,人之性情也,近取诸身而足矣。其言动心,其色夺目,其味适口,其音悦耳,便是佳诗。(见《随园诗话》补遗卷一)”主张作诗要本乎自己的真性情,要写出自己的个性,抒发真实情感。创作时要独出新意,作品既要新鲜,同时又要自然有趣。认为“自三百篇至今日,凡诗之传者,都是性灵,不关堆垛”。反对模仿前人的作品,反对一味在诗中堆砌典故。袁枚的这些诗歌主张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,一时间出现了“随园弟子半天下,提笔人人讲性情”(《随园诗话》补遗卷八)的局面。在散文以及笔记小说创作方面,袁枚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,有《小仓山房文集》《子不语》《续子不语》《随园食单》等传世。
袁枚的思想通脱活泼,不为礼法所拘束,敢于违背传统士大夫的清规戒律,他公开收女弟子教授作诗,以致为时人及后人所诟病。
---- 相关链接 ----
◇ 袁枚诗选集
|